首页

>

新闻动态

一张星网耀太空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完成部署

作者:

时间:2020-07-01

    (2020年6月24日讯)北斗一飞冲天。

  天为棋盘星作子,中国北斗耀太空。因技术原因推迟一周发射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,23日上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“重启”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,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。

 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称,这颗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,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,择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完整的全天时、全天候、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。

  为什么要研发北斗?

  这还要从GPS说起。GPS隶属于美国空军,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、高精度的导航信息,然而GPS却极易被控制。

       1993年7月23日,美国无中生有指控中国“银河”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,“银河”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,突然船停了下来。这是由于当时美国关闭了所在海区的GPS导航服务,使得船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行驶。

       “银河号事件”使我们意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巨大价值。1994年,我国开始进行北斗一号的研制工作,成为继美国GPS系统、俄罗斯GLONASS系统、欧盟伽利略系统之后的第四个全球导航系统。

  北斗有哪些“黑科技”?

  高精度、全天时、全天候。不同于其他系统,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、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地球中圆轨道的卫星导航系统。

  使用3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系统,信号会长期覆盖指定区域,可以有效校正定位时产生的误差,北斗定位可精准至“厘米级”。同时还采用三频定位,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24小时,这样的设定提升了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。

  短报文功能。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,是指北斗地面终端与北斗卫星、北斗地面监控总站之间,能够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。通信类似手机短信的短报文,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附带的一项功能特性。

2008年汶川地震,救援部队就是利用短报文突破信息盲点,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了灾情。北斗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?

“高大上”的北斗导航,已经不知不觉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透露:“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面,已经有70%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。”

  当你还在为找不到共享单车或不确定哪里能停车而烦心,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服务已经在帮你。哈啰出行数据算法首席科学家刘行亮告诉记者,目前,全国超过360座城市的哈啰单车已全线适配北斗。每辆哈啰单车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,智能锁接收北斗卫星信号,向哈啰数据中心发送车辆定位信息。

  未来,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成,“中国北斗”将进一步造福全球,也将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。

 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,北斗系统大众服务发展前景广阔。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、移动智能终端制造、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,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、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,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。

  在电子商务领域,国内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货车及配送员,应用北斗车载终端和手环,实现了车、人、货信息的实时调度;在智能穿戴领域,多款支持北斗系统的手表、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,以及学生卡、老人卡等特殊人群关爱产品不断涌现,得到广泛应用。

数说“北斗”:

3种轨道 30颗卫星

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MEO卫星(地球中圆轨道卫星)、IGSO卫星(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)和GEO卫星(地球静止轨道卫星)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,包括24颗MEO卫星,3颗IGSO卫星和3颗GEO卫星。当天成功发射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GEO卫星,被业内称为“吉星”。

“吉星”家族的使命是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。

19天——

  北斗组网高密度发射纪录

  自2017年11月启动全球组网建设以来,北斗导航工程进入了建设的“快车道”。尤其是2018年,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10次发射,成功将18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轨道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2018年7月10日至2018年11月19日的133天中,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7次发射,成功将1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轨道,平均一次火箭发射仅间隔19天,创造了北斗组网高密度发射纪录。

44次 59颗

100%发射成功率

  从2007年发射首颗北斗二号导航试验卫星算起,13年间,长三甲系列火箭用40次圆满成功的完美表现,将55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如果再算上更早前发射的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,那么长三甲系列火箭以44次100%的发射成功率,护送59颗北斗卫星进入轨道。

  因此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也被称为北斗导航工程的“唯一座驾”。